點滴 • 宜居
渠務署

卓越服務@政府
2017

防洪任務 多行一步造福社區

跑馬地一帶背靠山嶺、地勢低窪,過往在暴雨期間經常發生水浸,嚴重影響市民。為保障大眾安全,渠務署構思了創新的方案,以提升整區防洪能力。

嶄新構思 善用資源

工程團隊選定跑馬地遊樂場地底,建造蓄洪池暫存暴雨期間過多的雨水。相對於在鬧市中大規模擴建渠管的傳統防洪方案,蓄洪方式大大減少工程對市民及交通的影響。

在工程設計上,蓄洪池配備渠務署首次採用的智能水閘,實時測量上下游雨水渠道內水位與海潮高度,即時自動調節水閘的開合幅度,確保蓄洪池發揮最大的防洪功能。蓄洪池還附有大型水資源採集及回用系統,所收集的地下水和雨水,只需簡單處理便能用作灌溉跑馬地遊樂場內各項設施和沖廁,可以節約水資源。這些設計特點,令工程更符合可持續發展及「海綿城市」的理念。

因地制宜 與社區共融

地下蓄洪池建造期間需要暫時封閉跑馬地遊樂場部分設施,這些設施使用者眾多,而附近又有不少民居,以及學校和教堂等等,尤其在賽馬日,人流及活動均非常頻繁。工程團隊與各方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,透過探訪、講座、工作坊和街頭訪問等多個渠道,直接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要,讓施工安排更加貼心。

蓄洪池有一些延伸至地面的配套設施,包括風扇房和泵房。團隊因地制宜,採用環保建築設計,將風扇房的地面空間開放予公眾作休憩地方,並以小草坡覆蓋泵房,不但令環境翠意盎然,更提供了玩樂和觀球的好地方。

在工程進行期間,跑馬地遊樂場內的康樂設施亦同時需要大規模翻新,有關部門希望工程團隊能同時肩負起這項工作。雖然工程量會大增,但考慮到可避免在遊樂場內重複施工,大大減少對市民造成的不便,亦讓公眾能早日享用新設施,團隊破格一併承接這些渠務署以前未處理過的康樂設施工程,並確保工程順利完成。

團隊成員抱着「多行一步」的信念,凝聚持份者支持和點點滴滴成果,令工程順利完成,達到「蓄洪拓源•綠建宜居」的目標——為市民提供防洪保障,同時建設更宜居的環境。

當雨量增多,蓄洪池水閘才會打開儲水,以善用池內空間。蓄洪池採用淺缸設計,在暴雨後水閘可進一步降下,配合蓄洪池的淺缸設計,讓池內三分之一的雨水自然流走,減少使用水泵排水,節省能源。
當雨量增多,蓄洪池水閘才會打開儲水,以善用池內空間。蓄洪池採用淺缸設計,在暴雨後水閘可進一步降下,讓池內三分之一的雨水自然流走,減少使用水泵排水,節省能源。
地下蓄洪池容量達6萬立方米,相當於24個標準游泳池。
地下蓄洪池容量達6萬立方米,相當於24個標準游泳池。
「天氣隨筆」適時澄清傳言,避免市民受到誤導。
棕色建築物為風扇房,泵房則位於草坡下面。